原标题:顺应碎片化趋势、缩短转化周期、释放IP生命力——短篇故事丰富网络文学生态 何为短篇故事?作为网络文学的分支,短篇故事与动辄百万字的网络文学不同,提倡用精简的篇幅讲述精彩的故事。以知乎短篇故事平台 盐言故事 为例,其作品字数多在2万至5万之间。正如微短剧之于影视行业,短篇故事顺应用户碎片化阅读需求,丰富着网络文学产业生态。 围绕短篇故事发展前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对话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 代入感强的现实题材受欢迎 从 盐言故事 用户反馈来看,贴合当下年轻人现实生活和关注热点,能够与他们的情绪实现共鸣的内容更受欢迎,且有较大的IP 开发空间。 范俊梅举例说,今年春节期间, 盐言故事 推出《拒绝当扫兴父母》等现实题材作品,聚焦假期代际交流引发的问题和思考。3月8日前夕,《点燃星火》等关注女性力量的作品上线,获得用户广泛关注。 范俊梅用 精 奇 快 热 形容短篇故事的特性。 精 是指故事虽短,但从选题立意到写作进程、后期包装、推广分发均需精细化打磨。 奇 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给予用户淋漓尽致的情绪释放。 快 是让作者可以快速创作、快速实现内容变现,读者快速阅读。 热 是要紧密贴合热点,反映时下年轻人最为关注的话题、最喜欢的场面等。总而言之,就是要在尽量短的篇幅内做到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具备强大的可读性。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5.3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9%。 从网络文学到短篇故事,用户几乎没有什么转换成本。 范俊梅表示,短篇故事背靠网络文学庞大的产业基础,好比在网络文学的肩上跳舞。在碎片化消费大趋势下,各个文化载体之间的壁垒正在逐渐消退。在AIGC等创新技术助力下,短篇故事的生产周期更短,内容的跨媒介转化效率更高,有望激发更大的想象空间。 短篇故事加速文娱产业融合 2023年10月,由知乎短篇故事《洗铅华》改编的影视剧《为有暗香来》开播。今年1月,《洗铅华》同名广播剧上线,短篇故事消费场景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范俊梅看来,网络文学在商业化尤其是IP 开发上的宝贵经验,可以在短篇故事上得到复制与发扬。与此同时,短篇故事的独有优势加速数字阅读产业与影视文娱产业的融合。一方面,短篇故事创作风格鲜明且题材众多,适合影视剧、广播剧等文娱产品维度的开发,释放强大的IP生命力。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内容消费趋势让短篇故事能在更短的周期内,以更便利的媒介渠道实现开发,满足用户需求。 比如,以《鬼吹灯》《庆余年》为代表的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周期通常在10年左右。2020年之后播出的大量影视剧主要是2016年前完结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间相隔5年。 范俊梅表示,现在,短篇故事凭借轻量化、类型化、影视化呈现难度低等特点,可将影视化周期缩短至3年。在短剧领域,制作周期甚至将缩短到1年或者数月。 截至目前, 盐言故事 投稿创作者规模已经超过60万,作品累计10万余篇。故事题材从职场、案件等纪实故事起步,进而开拓出人文、言情、悬疑推理、脑洞科幻等多元题材。 短篇故事赛道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在受到用户欢迎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比如盗版问题。 范俊梅坦言,对比成熟的网络文学行业,短篇故事未来仍有非常广阔的探索空间。
在网络文学领域,碎片化阅读已成为一种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许多网络作家开始创作短篇故事,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些短篇故事不仅丰富了网络文学生态,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越来越短,因此短篇故事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文学形式。这些故事通常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之间,可以在碎片时间内轻松阅读。它们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形式,内容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题材。
顺应碎片化趋势的短篇故事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便利,也为网络文学生态带来了丰富性。这些故事可以在各种平台上发布,包括社交媒体、文学网站、移动应用等。它们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扩大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此外,短篇故事的创作也为网络作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创作短篇故事来展示自己的才华,积累读者和粉丝。一些短篇故事甚至可以被改编成其他形式的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进一步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力。
总之,顺应碎片化趋势的短篇故事丰富了网络文学生态,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网络作家提供了更多机会。我们期待着更多精彩的短篇故事的出现,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阅读乐趣。临平代办专利版权公司美术版权登记收费标准上海产品宣传图版权登记上海商标版权登记照片作品版权注册